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20131112日)

 

After me, the Deluge.

----Louis XV

 

市场走势印证我们前期判断,10月新增贷款出人意料的落入新低,则显示出另一方面的风险。

 

自我们10月初发表文章(《落叶归根》)提到A股短暂上冲后开始下跌,中旬提到要关注人民币升值预期(《另一种途径》)以来,A股上冲半月之后便开始逐步回落,如今已经是价跌量缩,只能等待三中全会可能的“利好消息”来提振士气。

三中全会究竟会带来些什么,我们无法再做猜测。383文件带来极大高层反对意见,博弈结果走向何方还很难说。方向虽然不明了,可投资还得要做,市场也得开门。临近三中全会,市场不温不火,1111日沪市成交量599亿,与之对比的是淘宝1111日成交额就达到了350亿。股市不火爆,其他市场也没什么浪花,除了之前我们一直强烈推荐做空的国债期货市场:昨日TF主力合约1312下跌0.61%,跌穿了92元大关,一度下跌0.76%。超级债券供给+央行持续锁长不放短打击了市场积极性。今天央行90亿杯水车薪的逆回购,国开行暂停发新债利好刺激,TF1312又逐渐上冲。这算是利好来临?还是价值修复?都不是,提振多头信心的结果是多头仍将再被屠杀

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0月全国信贷数据,银行贷款与信托贷款已经被砸入本年新低。这还是在热钱疯狂流入两个月(8月、9月,可能还有10月)的情况下创造的“业绩”,人民银行隐性抬高利率还是很好地压制住了投资热情。10月是财政存款上缴的月份,月底的持续紧张,贷款量的急剧萎缩,存款的快速流失,都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:中国信贷市场的期限错配非常严重,严重到只要不补血就会病危的地步。

贷款投放新低说明了什么问题?除了央行抬高资金成本、财政存款收缴等供给端影响,也有经济逐渐步入去库存周期、前期经济转好预期不再的需求端影响,价格和数量永远是供需双方力量的反应。而如果我们的猜测没错,信贷投放下降不是随机扰动而是经济去杠杆周期的开始,又会带来什么问题?

在前文(《利率曲线的长期陡峭意味着什么》)的逻辑中,我们提到央行抬高利率会导致实体经济缺水,并预测经济下行出现在8月中旬,但A股与信贷数据并未同大宗商品和经济一起下落,前三季度信贷甚至创造了有史以来的第二高峰(仅次于2009年“四万亿”计划期间),上证指数甚至上冲至2200点,这一部分原因是外资流入凶猛,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利率传导路径需要一个过程:在央行逐渐抬高资金成本的过程中,金融机构将资金先从债券市场移出至高收益贷款、非标和信托、委托贷款上,而在10月份时则选择了持有现金,谨慎投资。信贷投放数据下跌一方面说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发生了变化,另一方面也说明高利率也的确压制了实体的资金需求。

而如果和我们的估计一致,去杠杆周期真的启动,那么市场下跌的风险则有可能更大。在一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里,很多企业生产销售从毛利润就开始为负,全靠政府补贴与银行输血(怕跨省,不多说),失去银行贷款对他们而言则是致命的:当企业消耗掉自身的流动性,仍然不能正常运转,它们就将走向去产能的道路了。而信用市场对这些潜在的信用事件有所表现了吗?目前来看,信用市场并没有发现完全的风险,信用利差一直保持在250bp~300bp之间。而在2011年中末期经济下滑时,信用利差高达500bp以上。

因此,从宏观经济的角度,中国经济的风险并没有完全释放。国债利率高企仅仅说明经济缺血和央行调控的决心,完美风暴会在信用事件爆发、信用利差触顶的时候降临。而一旦信用事件爆发,资金会像2008年和2011年那样疯狂涌入国债,推高国债价格和TF,再次对其他市场造成打击。巨大的风险酝酿时间通常较为漫长,虽然暂时不会对国债和TF走势造成扭转,但仍会对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形成压制

市场上活得最久的并不是胜率最高或是单次盈利最大的人,而是最能规避风险的人。我们认为去杠杆必然会带来去产能,价值虚高的A股和香港市场将会承受较大压力,今年难言底部。短期内由于钢铁系列(螺纹、焦煤、焦炭、铁矿石)一直处于低库存低日产阶段,对现货支撑力度较大,不建议继续做空或待反弹至高位做空;沪铜库存增加,电力投资已经减弱,突破箱体之后可继续加空;TF本周可继续做空,人民银行调控热情不改,收益率的尽头是天空。我们虽然害怕本轮改革仍会陷入2008~20092011~2012的垃圾循环,但这已不是作为资金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,站在这个时点上,我们认为应规避风险,谨慎“抄底”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谭松珩

谭松珩

18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FRM,某金融机构搬砖民工,风险经理,关注宏观策略。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微博名:弗朗克谭,欢迎各位指教和讨论。

文章